道路运输车辆北斗卫星定位模块技术团体标准正式推出!
2025年3月25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正式发布团体技术标准《道路运输车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模块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T/GLAC21-2025,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牵头,联合所属交信北斗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通信信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能城市研究院、江西省港口集团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智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共同编制,参编单位业务涵盖芯片/终端制造、硬件检测认证、终端应用推广等领域。标准规定了北斗定位模块的技术要求、参数、检测方法及独立定位模式的在线认证流程,对推动北斗独立定位模式的规范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北斗卫星组网截图
团体标准封面截图
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终端北斗卫星定位模块的分类、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检测方法、数据处理和检验方法,适用于道路客运、货运、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终端北斗卫星定位模块的研发、设计、生产和使用。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规范了模块的相关接口要求及标识要求,明确模块与终端的接口标准及外观标识,便于识别厂家、版本及定位模式。二是规范了模块的相关功能和性能要求,明确提出了模块应具备的北斗定位频点以及相关的功能性能要求,确保今后集成的终端具备基本的北斗独立工作模式。三是创新提出了北斗定位模式的在线认证方法。
北斗卫星验证信息截图
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道路运输领域的应用迈出关键一步。从终端层面看,标准明确了北斗独立定位模块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了终端设备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兼容性,显著提升了车辆安全性和运营效率。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本身看,标准推动了北斗独立定位模式的规范化应用,提升了服务能力。从行业角度看,标准为交通运输行业道路运输领域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推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客运、货运、危险品运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智慧交通建设。同时,标准的实施推动了北斗定位模块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为后续技术迭代和产品优化奠定了基础,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心将持续深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完善,推动相关标准从团体标准逐步向行业标准升级,促进北斗系统规范化规模化应用服务,支撑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 国家标准《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模块测试技术规范》解读 2023-05-19
-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解读 2024-12-10
-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406 MHz信标北斗返向链路服务技术要求》解读 2025-01-20
- 中俄国际道路运输北斗-格洛纳斯系统应用取得新进展 2021-06-09
- 国家标准《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服务性能指标及监测技术规范》解读 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