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兄弟:王楠---高原缺氧,不缺精神

2017-08-22 08:49

1.jpg


王楠,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咨询和工程事业部北京兴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总监。2016年,负责青海共玉公路机电工程项目,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带领年轻的团队,克服高原缺氧、高寒、生活不适等困难,确保了共玉公路2017年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高原缺氧不缺精神

 一条神奇的天路

大美青海,美在地域辽阔、山川壮丽,美在一望无垠的草原,白雪皑皑的雪山,美得令人流连忘返,震撼心灵。

“这里的每朵白云,每座雪山,都是风景。”从共和到玛多这条路,王楠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但每次都有一份别样的情怀。

共玉公路是玉树地震灾后,国家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一纵一横两联”公路网中“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第一条公路,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至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全长634.8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项目总监王楠和他所在的机电监理项目组就驻扎在这里,奔波在共和到玛多县最艰苦的330公里路段的机电工程现场。

对于王楠而言,共玉公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他说,2000年前,文成公主从这条唐蕃古道进藏,播下了汉藏友好的种子,留下了无数动人佳话;2000年后,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曾任甘肃省交通运输厅首任厅长,仅用7个月零4天,在“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修通了从格尔木到拉萨1000多公里的路程,创造了新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京藏铁路没修通时,全靠青藏公路运送物资、人员,过去的路况之差,就算有人抬着走也受不了,2000年前更是不可想象……”在王楠的娓娓道来中,沿着历史的韶光,文成公主、慕生忠的形象渐渐由远及近,薪火相传的青藏高原筑路精神,让我们对脚下的路和王楠的使命肃然起敬。


宁可生命透支  不让使命受损

共玉公路鄂拉山隧道,海拔4300米,2016年开工建设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程最长的隧道。这里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上的一半,而紫外线强度却是平原上的十倍,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高寒、风沙、干旱、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东边日出西边雪,是鄂拉山顶经常看到的风光。

人间最美四月天,山下草木吐鹅黄,鄂拉山顶的河流冰雪刚刚消融,强烈的日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呼啸的山风几分钟就把人吹得透心凉,多走几步就会心跳加快喘不上气,可想而知,王楠的团队在数九寒冬的高原施工,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

2.jpg

他们每天都在与高原反应抗衡,高原4000米以下,每500米会有感觉;4000米以上,每100米都有不同的感觉,到4500-5000米就是无人区。王楠说,高原反应如果第一次没扛过去,后面每次都会有,头痛、恶心、眼前发黑……有的工人干着活一头就栽倒晕了过去。

工地现场办公场所为临时彩钢房,水、电、卫生间等生活设施极其简陋,翻开一块木床板,下面竟长了两三公分的长毛,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食物都得用高压锅煮,哪怕是面条、饺子;方便面永远泡不开,肉只能煮到五六成熟,如果遇到大雪封山,可能连续几天只能干嚼泡面咸菜。

图片1.jpg

“我们的工作需要沿线跑路检查,每天一跑就是四五百公里,加上高原反应,有时累得一天不想吃一口饭。”王楠手下的两个小伙子,上高原一周就瘦了六七斤。

即使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项目管理一刻也没放松,记者看到,办公室里各类资料文件摆放整齐,井井有条,制度规范上墙。

王楠说,因为共玉公路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沿途设立为自然保护区,今年又设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对环保的要求特别高。

比如基坑开挖,硅芯管埋设,电缆沟的施工,这些在内地是很简单的工作,在高原却成为难度最大的工作,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植被的保护、恢复,要做到最小程度的破坏。全线330公里硅芯管开挖要全程铺设彩条布,只能用最小斗的挖掘机作业,开挖宽度不能超过40公分,回填后还要铺设种植土,第二年开春的时候恢复植被,小心翼翼的洒下草籽,还必须覆盖好,不然会被冻死或者被风吹走。

图片2.jpg

王楠感慨:“在这施工,快赶上伺候庄稼了!”

王楠的家在甘肃兰州,海拔1500米,他总说,“如果我都干不了,别人在这里更难干下去。我不算最苦的,石鹏在山上住的时间最长,他很能吃苦,本来人长得白,下山时晒得像一块炭。”

但是,再难也挡不住他们坚实的步履,黝黑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阳光的照耀下,悬挂在彩钢房前的红色条幅特别显眼,“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令人心中顿生敬意,王楠、石鹏、马达……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在雪域高原上铭刻下一座无字丰碑。

 

唯一心愿:能陪父亲平平静静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今年3月,我回去了一趟,给父亲过生日……”王楠哽咽着,一种巨大的悲伤笼罩在车里,这可能是他给父亲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王楠的父亲今年73岁,去年9月份查出来肺癌晚期,因为老人体质太弱,无法进行手术,医生说只能维持半年,家人都希望他能多回去看看,但当时是项目最忙的时候,王楠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是他不能告诉父亲。

“我要以大局为重,咬牙把这个项目早点干完,这样才能安心在家里陪父亲。”

6.jpg

他说,过去还看看感情戏,现在一概不看;忧伤的歌一律不听,原来走到哪拍到哪,到了青藏高原以后,家人看了照片说心酸,环境太艰苦!从此,他只发最美的风景照给家人。

人可能就是靠那一点精神支撑着,不触及不去想,无论是中秋还是元旦,他都不敢去想家,对他而言,“家”这个字饱含了太多的愧疚。

“因为我是团队的带头人,我必须要扛起来,如果我的状态不好,下面人是什么感觉呢,他们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大一点的三十岁,有的没结婚,结婚的家里人也放不下。”

王楠说,原来手下有个小伙子,从2012年一直跟着他,去年到这里来了一段时间,说走就走了。还有一个下属,他的小孩去年11月份出生,因为工作太忙,没法呆在家里,想想老婆一个人带孩子多辛苦。

眼看项目快要完工了,能多一点时间陪父亲,这是王楠现在唯一的心愿。


90后的坚守


讲述者:共玉公路机电监理工程师  马景涛  翟瑞轩


我俩都是第一次做高原项目,刚来的时候挺新奇,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白云朵朵,看哪儿都是风景,经常会随手拍几张相片发到朋友圈,青海真的很美。

7.jpg

刚上来有些头晕,脑部缺氧比较嗜睡,适应两天慢慢就好了。中午感觉不到饿,面条煮不熟,太硬了,不好消化,住了一个星期,瘦了7斤。我们曾住过玛多,黄河源头第一县,当年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地方,也是藏族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乡,海拔4300米左右,是全青海海拔最高的县城,那里睡觉感觉特别缺氧,晚上睡不着,经常被憋醒了,只能坐着睡,一直熬到天亮。

这里的生活条件确实十分艰苦,但只有多经历磨练,人生的甘甜才会更醇。平原的4月已经开春了,这里的山上还在下雪,我们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看什么桃花,来青藏高原看雪花!”


堪比首都机场的“一塔拉”收费站

共玉公路的“一塔拉”收费站是青海最大的一座收费站,也是王楠机电项目监理生涯中工程量最大的收费站,他笑着说:“这里可以堪比首都机场了。”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望无垠的草原上,24个车道一字排开,红白相间的建筑主体蔚为壮观。我们用无人机进行拍摄,从高空欣赏一塔拉的全貌更令人震撼,一瞬间心潮澎湃,为我们的见证,为王楠团队的付出感到由衷的自豪。

8.jpg

王楠开心地说:“你们一定要把视频和图片给我,我要让同事和领导们都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工程。”


高原艰苦不怕吃苦


图片3.jpg





中心直属企业

关于中心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CTTIC)为交通运输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承担的主要职责为:一是为部和行业服务保障。主要包括部及行业应急、海上遇险安全等特殊通信,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等运维、保障和服务,部信息化项目建设……[详细]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版权所有、主办: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www.ctti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后身1号(100011) 总机:+86-10-6529211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