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修订解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5年8月29日批准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GB/T 7262—2025),自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
一、修订背景
国家标准GB/T 7262—2009《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于2009年发布,自2010年起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公路通信网在规划、设计、组网时应遵循的基本技术要求和系统设备的基本配置原则,包括光纤数字传输系统、通信设备电源设计、光、电缆的性能指标等。在前期公路建设前期,GB/T 7262—2009标准通过统一通信系统技术标准和进网要求,保证了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有效支撑了我国公路信息化建设。然而,随着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输网逐渐向IP化、大带宽演进,传统通信技术难以满足公路信息化建设需求。同时,随着JT/T 918-2014《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的出台与实施,若GB/T 7262国家标准未及时更新,将导致行业标准难以统一协同,进而无法有效指导公路通信网的新建与改扩建项目。综上所述,鉴于当前标准已难以满足我国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的高品质需求,交通运输部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的修订工作。
二、标准的定位和作用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通信网在规划、设计、组网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定、技术要求和设备配置要求,适用于包括国家干线通信网、省级干线通信网和接入网在内的各类公路通信网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主要围绕部分引用的标准文件已废止或修订和传输系统从早期的SDH组网演化为PTN、OTN组网等问题,综合考虑公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建设的发展趋势,从公路通信网的定义、组成及网络结构,以适应新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架构,增加了国家干线通信网、省级干线通信网和接入网的术语和定义,确保不同层级通信网的功能明确。此外,更新了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通则、OTN光缆线路的技术要求,以及SDH数字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效率,满足现代公路交通管理的需求。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保障公路通信技术的现代化与标准化,对公路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起到规范性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公路通信水平。
三、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
与2009版标准(GB/T 7262—2009)相比,本标准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修订:
(一) 术语和定义
优化公路通信网的定义描述,补充说明内容“公路通信网包括常规通信网和应急通信设施。增加了公用通信网的术语和定义。
(二)基本规定
根据公路通信网现状,优化公路通信网的分级、组成描述,原一级通信网
定位从国家级网络修改为省际网络。
(三)技术要求
1. 修改了组网基本要求
增加了对传输节点布局需要进行规划的要求;以及增加了各级通信传输节点的通信技术建议。将公路通信网传送网类型由现行标准中的“PDH、SDH/SONET、OTN等类型”修改为“SDH、PTN、OTN等类型”。
2. 删除了应急通信系统和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总体要求的总体要求
本标准主要是对公路专网常规网络进行描述,应急通信系统在实际项目中较少涉及,因此删除了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和组网要求,但在配套设施章节保留了应急通信设施技术要求,例如公路应急通信设施包括移动卫星通信、VSAT系统、公用移动等方式。另外,删除了光纤数字传输系统5.2.1总体要求。新增5.1.5对各级公路通信技术要求描述。
3. 修改公路通信网的网络结构
修改简化了公路通信网的组成和结构要求描述,明确省际干线和省域干线网应优先采用环型或网络型网络构成,接入网宜采用环形网络结构的拓扑要求。对于环形结构,宜为物理光缆分离的环形路由拓扑。
4. 修改传送网有关要求
依据当前工程实施情况,修改了工作标称波长与光纤要求,增加了光纤类型(ITU G.654)和光纤损耗要求。
YD/T 5095-2005规范已废止,YD/T 1299—2016更改了SDH数字传输系统误码性能、抖动和漂移性能的要求,本次修订更新该规范内容。
通信技术和设备日新月异,应选用目前现有主流技术,增加了PTN、OTN光缆线路的相关技术要求、接口的分类和参数要求。2009版本引用SDH光接口列举不全,进行了补充并完善参数技术要求。
5. 修改完善支撑网
数字同步网作为支撑网,它负责为传送网、信令网(支撑网)和业务网提供同步的时钟信号。该网络包括节点时钟设备和定时链路,确保数字通信网中各个节点能够同步协调运行,因此增加了数字同步网为公路监控等系统提供时间同步服务的技术要求。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PDH技术标准老旧,在公路通信行业已经被淘汰,故删除了相关要求;数字同步网性能指标引用标准YD/T 5089-2005规范已废止,因此修改为现行有效标准GB/T 51117—2015。
由于公共信令方式将信令和话音通道分开,从而可以采用数据链路传送信号,因此具有信令传输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短、信号容量大、信令处理方式灵活等特点。因此增加了公共信令网的相关技术要求。
网管系统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帮助网络管理员有效地监控和控制网络设备、应用程序和服务,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增加了网络管理网的相关技术要求。
6. 业务网
图像和数据业务广泛应用于公路通信网,增加图像业务和数据业务技术要求有利于指导网络设计。另外,有线接入网从逻辑上和业务网关系最紧密,因此相关技术要求移到本章节。
7. 完善配套设施
将通信管道、通信电源、应急通信设施和光、电缆统一纳入配套设施。根据实际情况,新增通信管道相关的交通专网需求、社会租赁需求和扩容要求等描述。 通信电源为通信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保障,并确保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求。光、电缆为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提供传输通道,增加了光、电缆的相关技术要求。应急通信设施增加移动卫星通信、VSAT系统、公用移动、 紧急电话系统、无线通信和火灾探测报警设施等多种通信方式。
(四)设备配置
公路通信网中心配置由于增加了PTN和OTN相关通信技术,相对应地增加了PTN和OTN等传输设备的相关技术要求,对于OTN光传送网设备引入了波长/子波长交叉连接功能,为用户信号提供在光层的传送、复用、交换、监控和保护恢复。为了便于清晰表达各级通信网节点设备配置,增加了附录B(规格性)表格对公路各级通信网节点设备以及配置进行描述要求。
文稿编纂: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李军
文稿审核: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田士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94号